字段 |
内容 |
ID |
1 |
中文名称 |
栉孔扇贝 |
英文名称 |
Zhikong scallop |
拉丁名称 |
Chlamys farreri |
分布类别 |
海水 |
形态特征 |
贝壳形状呈扇面状,右壳稍平,左壳稍凸。腹缘近似圆形。壳顶位于背缘,略凸。壳顶向前突出一个较大的前耳和向后突出一个较小的后耳,皆成三角形。前后两耳形状不同,前耳长度约为后耳的二倍。前耳腹面有一凹陷,形成一孔即为栉孔,在孔的腹面右壳上端边缘生有小型栉状齿6-10枚。具足丝,由栉孔伸出,靠此固着于外界物体上。贝壳表面有放射肋,其中左壳表面主要放射肋约10条,具棘,右壳主要放射肋较多。壳高略大于壳长。 |
生活习性 |
栉孔扇贝在我国自然分布于辽宁的旅大和山东的日照、青岛、东楮岛、俚岛、成山头、烟台、长岛等地沿海。生活于低潮线以下,水流较急、盐度较高、透明度较大、水深10-30米的石礁或有贝壳砂砾的硬质海底,用足丝附着在海底岩石或其它物体上生活,在生活的时候是右壳在下,左壳在上。正常生活时,通常张开两壳,两片外套膜边缘上触手向外伸展,可以观察到外套眼。如果遇到环境不适合,便自动切断足丝,急剧地伸缩闭壳肌,借贝壳张闭的排水力量和海流的力量作短距离移动。待到环境适宜时,便静卧水底,重新分泌足丝进行附着。栉孔扇贝为杂食性,摄食细小的浮游植物、细菌以及有机碎屑等。其中浮游植物以硅藻类为主,鞭毛藻及其它藻类为次,浮游动物中有挠足类、无脊椎动物的浮游幼虫等。栉孔扇贝对低温耐受能力强,在水温0℃以下,也能存活。15-20℃是最适生长水温,超过25℃生长受到抑制,4℃以下贝壳几乎不能生长。属于高盐种类,最适盐度范围为23-34‰。栉孔扇贝最多可生活8-12年。 |
亲体培育 |
栉孔扇贝亲体培育.doc |
孵化 |
栉孔扇贝孵化.doc |
苗种培育 |
栉孔扇贝苗种培育.doc |
中间培育 |
栉孔扇贝中间培育.doc |
养成 |
栉孔扇贝养成.doc |
方法提供单位 |
中国海洋大学;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|
数据提供单位 |
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|
msrepl_tran_version |
{6D2AAD4A-1D9E-4F91-A930-A5B78B376017} |
更新日期 |
2007/12/20 |
更新时间 |
\ |